2)第八百八十六章 敌人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外部环境来看,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处在相持阶段。并没有完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超越,当然这种趋势是明显的,我们要相信那一天为时不远……”拿着演讲稿的谢洛夫眉头微皱,这个演讲稿是谁写的,怎么又是不远了、不远了这种话。

  略过了这种小小的不满,回去他要打那小姑娘的屁股。接着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标准,他又不能直接抄中国的,只能稍微结合苏联的实际情况改一下。

  不出意外的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定义,会随着谢洛夫执政时间越来越长,逐渐代替勃列日涅夫提出的发达社会主义定义。

  必须要说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定义,从来都存在目标比实际生活水平要高的情况。谢洛夫可以理解这是为了给苏联民众一个高尚的目标。不过反过来也是可以的,把目标定在苏联实际生活水平之下,不但脚踏实地,还能顺便恶心美国。

  虽然社会主义中级阶段,这玩意谢洛夫根本不知道,也不会去想。可以留给苏联民众畅想。可现阶段苏联是完全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把苏联定义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足够给自称发达国家的欧美国家上眼药了。

  “我就要用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试试美国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在主席台前面站着的谢洛夫微微昂头,迎接着所有人如同雷鸣一般的掌声。

  “这是我的苏联,我一定要让他发展的越来越好。”谢洛夫当然不是什么天降伟人,革命导师、伟大领袖,但是对一个人的基本需求还是非常了解的,他又不是没在社会底层待过。

  这不是正式的中央全会,实际上这只是安德罗波夫病逝,苏联又需要新的对总书记,所以才决定临时召开的会议,毕竟一个新的总书记,总是要和干部们见面的。

  会议的尾声,按照惯例,熟悉的国际歌旋律响起,参加会议的全体委员起立,在熟悉的旋律中高唱国际歌,这一幕也通过电视,传遍了苏联全国以及整个世界。

  大会结束之后,在送别这些中央委员离开克里姆林宫的时候,谢洛夫心中一动,默然的歪着头前方不远处,几个美国记者驾着摄像机正在对着自己拍摄。

  “快看,这就是苏联新上任的总书记。”一个三十多岁拿着麦克风的少妇心情激动,让摄像师对准那个穿着灰色军大衣,带着蓝色大檐帽的身影。

  “真是充满敌意的一张脸!”摄像机中,偏着头的谢洛夫收敛着笑容,眼睛微微眯着,非常有压迫力的盯着镜头,经常开会的总书记镜头感是很好的。

  在摄像师的镜湖中,带着麦克风的女记者竟然走了过去,连谢洛夫都有些惊讶伸手阻止了准备拔枪的安全人员。在一群安全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