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一章 基洛夫级战略巡洋舰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年底到一九七四年一月,一个多月的时间,各国爆发的上千人以上的武装袭击就达到了四十多起,平均每天都有千人以上的激烈战斗发生。

  战斗遍及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美国发现自己已经快控制不住这里的安全了,国务卿基辛格迅速飞往东南亚,和各国的政府签订协议,准备扑灭这次的袭击浪潮。

  和美国的着急上火相比,苏联就温和的多,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驳斥了美国指责苏联的举动,表示东南亚的革命浪潮苏联没有直接干涉,但乐见其成看到发展。相反美国如此大动干戈,指挥各国军队镇压民众,是非常不理智的,双方应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强力镇压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越南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例子。

  “就是这样?不算是什么大事。下次还这么干,别忘了我们和美国刚刚在联合国联合出手通过的协定,美国都默认了我们的举动,美属日本、美属韩国还想和我们讲道理。把他们的抗议信扔出去,不要理会。”听完了交通管理总局局长基班诺夫的话,谢洛夫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直接让远东边防军自己处理。

  事情其实很简单,韩国海警对苏联海洋监测船进行射击,然后苏联的海洋监测船发射了鱼雷,击沉了阻拦的韩国海警船只。目前在海参崴的太平洋舰队利用破冰船开出来的水道出动,把苏联的海洋监测船接了回来。

  “会不会引起外交事件?毕竟我们击沉了对方的公务船。”基班诺夫有些犹豫道。

  “给他们一个教训也好,省的以后和我们船只进行冲突,现在沿岸国家都应该知道了,我们的一些非军舰船只上,也是有鱼雷的,这不是很好么。”谢洛夫摆弄了一下自己的手指道,“把发射鱼雷的船员资料送到中央主席团,最高苏维埃主席会授予他奖章的,对了,这要等谢列平主席回来,就算是我们表态了。”

  这根本就是一件小事,至少谢洛夫认为就是这样的,就算是闹到联合国韩国也不占理,也不看看谁是常任理事国,讲理你讲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韩国可以常识歼灭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如果他们有胆量的话。

  在刚刚在联合国结束的会议上,苏联和美国达成了某些妥协。在会议最近几天就《修正的单一协商案文》进行的谈判中,苏联提出了所谓要把同资源有关和无关的科学研究区别开来的言论。美国则公然要求删去“在经济区内或大陆架上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必须按照本公约的规定征得沿海国的同意”这一重要条款,甚至要挟地表示:不如此,它就不参加海洋法公约。坦桑、尼亚、巴西、伊朗、突、尼斯、埃及、南斯拉夫等三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坚决主张保留这一条款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