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四章 同盟者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问出这种问题,直接说道,“不过我会尽全力准备好,首先要把苏丹的通讯掌握在手中。至于人手不需要太多,有一个营的卫士完全够用。”

  苏丹名义上的陆军人数还不到两万人,不要看这么弱小,但实际上已经算是非洲除了北非地区和南非之外的军事大国了,虽说这不是苏丹的所有武装力量,谢洛夫没有把部族武装算到里面去,这种军事力量下的非洲各国,连低级军官都有政变的机会,难怪会出现频繁政变的情况,对行动成功的结果他比较乐观,但过程还是要小心再小心。

  比起政变这个问题,季库诺夫还是比较关心苏丹的石油储量,他已经离开安全系统,现在是石油工业部部长,心态已经完全转变了。这种心态谢洛夫了如指掌,毕竟他怎么说也是原来阿塞拜疆的共青团第一书记,那段短短的任期中谢洛夫什么都没干,只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把当时的秘书瓦莉娅潜规则,另一件事就是在国立巴库大学观察谁适合在石油系发展。

  巴库是苏联最早的石油基地,那是苏联石油工业的摇篮,虽说现在地位已经被第二巴库和第三巴库代替,但仍然源源不断的为苏联培养石油行业的人才,现在很多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的石油工业部干部,谢洛夫如果不要脸一点,很多人都算他的学生。

  “苏丹潜力很大,只不过我们有些时候忽视了一些东西!等我先把苏丹搞定建立起来一个稳固的基地在南下,下一步是刚果。英属非洲是重点进攻对象,法属非洲我们不碰,相信就算是面对美国,法国人也不愿意对方把手伸到自己的领地里面,所以暂时不用担心!”杵在护栏上的谢洛夫看着下面的情况,觉得事情差不多了,便和季库诺夫一起下去,和大学的校领导是谈谈。

  克格勃监控着这些留学生的思想动静自然不难,但他们这些情报人员又不能天天在这里对这么多学生监控,所以学校的档案和苏联老师对学生的风评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天天面对着留学生的苏联老师,才是最能把握学生心里的人。

  从学校档案处调走了所有苏丹留学生的档案,谢洛夫在这些国际学生的人群当中离开了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和季库诺夫一起去了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

  “没发现这些学生和一般的黑人有点不同么?”在卢比杨卡广场下车的谢洛夫让人把档案拿上去,走到自动售卖机拿了两瓶格瓦斯递给季库诺夫。

  “嗯,精神上似乎有些不同!”季库诺夫好像回味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判断,然后两人上楼去了谢洛夫的办公室,克格勃总部大楼的建设刚刚完成,谢洛夫的办公室刚到了正中间的位置,从自己的办公桌偏头就能看见捷尔任斯基的雕像。

  “黑人天性散漫,热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