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五章 日常抓叛徒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

  在说服了克格勃主席团的全体成员之后,拿到了授权的谢洛夫调集了能集中的所有反间谍力量,对着所能影响到的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内务人民委员会、以及苏联红军情报总局下达了清查通知,所有过程必须严格保密,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告诉。

  克格勃的纪律就是一切。对于内务人民委员会或者苏联红军情报局来说,一旦涉及到反间谍调查,两个部门就必须听从克格勃的命令,因为克格勃作为领导部门在情报领域负全责,就这么简单,没有为什么。

  渗透和反渗透贯穿了克格勃的日常生活当中,第一总局的工作的在于,通过对外渠道组织情报网络,同时还要反馈给国内消息,挖出潜藏在苏联内部间谍。所以反间谍工作当然也涉及到对外情报总局的工作当中。

  “我们在全球的情报网络不是光能吃饭。反馈回来的消息也能帮助国内防谍总局的工作。”萨哈托夫斯基中将说话的同时把厚厚的一摞文件,重重放在谢洛夫的办公桌上。这是第一总局从全世界反馈回来的可疑名单。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提倡严刑逼供,但叛国罪例外。”谢洛夫不为所动的说了一句话,随后拨通了技术管理总局的电话。“我是谢洛夫,调一批测谎机来国内防谍总局,对,马上!”

  放下电话的谢洛夫继续刚才的问题,“人类是最不能相信的,我这个人还是比较相信机器。至少机器不会骗人。”

  “可是机器出来的结果总是令人诟病,这真是一个讽刺的事实。”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摇摇头说道,“我们部门以外的很多人,并不相信机器的结果。”

  “我相信就够了!”谢洛夫一声轻笑道,“总有人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实际上地球在宇宙中都只能算个尘埃,也许还算不上。我们指望上帝来保佑我们么,真是笑话……”

  测谎机这种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对于各国的情报部门只能算是一个常规检测手段,像是第一总局的驻外特工,经常要经受测谎机的考验,从反馈回来的结果上看,这玩意还算是比较靠谱,出现错误的案例和所取得的成功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谢洛夫说是相信机器,但是他更相信自己,侦测心理活动这方面他认为自己比测谎机更加准确,测谎机只是对他亲自提审的一个补充。

  从这次的反间谍行动开始,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迎来了很多其他部门的客人。这里是克格勃的中心,门前的捷尔任斯基雕像代表了以往的光荣历史。在著名的电影列宁在1918中,捷尔任斯基那句台词,“看着我的眼睛”这是是电影《列宁1918》里,威严冷峻、目光似剑的苏联红军肃反委员会主席捷尔任斯基让叛徒浑身发抖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