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七章 纳扎尔巴耶夫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地方干部勾结做假账不是不可以,但你要小心同部门的其他特工在暗处盯着你,克格勃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间谍,何况这些基层的特工是对着不同的总局负责,你要玩打击报复小心别的总局收拾你。

  这个名为哈萨克斯坦的共和国,其实俄罗斯人比哈萨克斯坦人多。本来哈萨克斯坦的面积虽然大,但不会有这么大,后来苏联发现这片地广人稀的地方很有价值,于是把属于俄罗斯的几个州划到了哈萨克斯坦的行政管理之下。就造成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人比哈萨克人多的情况,掺沙子的动作还是挺成功的,如果不考虑后来苏联解体的结果。

  某种意义上说,苏联的民族政策在中亚地区应该算是成功的。这些和俄罗斯不同文同种的民族,远远比一些和俄罗斯血缘关系很近的民族安分,没错,谢洛夫想的就是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虽然那些地方的民族反抗没有中亚民族这么暴力,不过说明他们更加聪明。苏联的民族融合受到的最大抵抗力量就是那些俄罗斯人的亲戚。

  平心而论苏联对哈萨克斯坦真的不错,不错到了哈萨克人都不愿意看到苏联解体。纳扎尔巴耶夫一直都对苏联解体表示惋惜,很多时候一再说明表达过这种观点。只是不知道这种惋惜和他有可能成为苏联总理有没有关系?

  在阿拉木图一座俱乐部当中看电影的谢洛夫,旁边陪同的正是这位后世的哈萨克斯坦总统,也是苏联后期最有发展的少数民族干部,这是工人俱乐部,可以容纳两千人看电影,像是这种俱乐部,苏联超过五万人的城镇都有,作为一个城镇必须拥有的配套设施存在。

  纳扎尔巴耶夫今年二十岁,对于谢洛夫这种部门的人来讲,一个人又不难找,何况纳扎尔巴耶夫本身就在共青团工作,想要找他简直太轻松。于是专门把这个人指定为自己在哈萨克斯坦工作期间的导游,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发生了。

  “感觉怎么样?美国人的生活是不是很不错?”出了俱乐部的谢洛夫对着纳扎尔巴耶夫问道,他是在问刚才看的美国电影怎么样。

  “谢洛夫将军,这个电影的质量不怎么样,美国人拍摄电影的水平这么差么?”纳扎尔巴耶夫感觉两个小时就这么浪费了,按照后世的标准这部电影就是一个非常标准的烂片,给两分都嫌多,真不知道苏联总有这种电影在播放,难道是为了缓和政策?

  “哈哈!”纳扎尔巴耶夫的回答让谢洛夫哈哈大笑起来,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些电影都是在标准不过的烂片,因为都是他亲手在洛杉矶买的。足足有上百部,三天播一部都能播上整整一年。当然作为一个城市的克格勃特工,他都是按照正常的标准购买的,一点都没有黑好莱坞的意思,里面还有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