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九章 气量和气象_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堡寨学习军事知识,才能担当百总。

  要么就是世袭卫官出身,这个就简单多了,家学渊源还有卫学,大多能胜任营兵军官的职位。

  何况从兵变里杀出来的杨耀,经过短时间融入,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举动,把刘承宗架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他也是心里有苦说不出,本以为照刘承宗本事,就算与这些流民军合营,那在营地里也该是被人供着当祖宗、出门都得横着走的人物。

  谁知道刘承宗如此年轻?

  “刘将军,高闯王,实不相瞒,来之前在下并未想到,将军如此年少有为……不过就算在下知道,也还是会投奔刘将军。”

  杨耀边说边观察酒桌上几人表情,道:“我不知闯王才能高低,但在庆阳宁州,我曾与孙猴儿、贺自节等土贼合流,后来也投过王二哥,都对我等边军弟兄极好极敬,为这亲待敬重,我们八百多个弟兄。”

  这形容,基本上等同于刘承宗在高迎祥这的地位,军粮全管,干活不用出力,养着一部就为遇上官军有个守护神。

  杨耀抬手比出二的形状,面上有掩不去的悲戚:“死的死,散的散,如今只剩这点人,我本不想投大首领,但若放开了抢,我们心就散了。”

  这其实是个很阴暗的道理,《后汉书》里以养鹰比用人,说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当然饥饱都不是说能不能吃饱饭,而是群体能提供的安全、财富及种种欲望的满足。

  一伙边军大肆抢掠,弄到财货不难,可弄到了财货,别人干嘛还跟着你,携金银绸缎跑回老家不行么?

  你是贼首,兵不是。

  就算留在身边,也会从一群亡命徒变成一群富家翁,战斗欲望又能留下几成?

  说白了,但凡能好好活着,没愿意过朝不保夕的日子。

  “既然一定要投奔,我们吃够了该跑的时候贪恋财物要打、该打的时候又慌不择路去逃的苦头,一定要投奔懂行的,不单首领知兵,部下也得是好汉。”

  杨耀说罢,端起酒碗对刘承宗道:“如今名声在外的首领,我只会投刘将军部,有义军气象。”

  刘承宗听着暗自点头,回头看了一眼,将碗中酒水小饮一口。

  他自小蹭断头饭饮断头酒,酒量很好。

  但不贪酒,还有点害怕喝酒。

  心里总觉得这是个召唤仪式。

  仿佛只要做出端酒碗往口中灌这个动作,就会在身后召唤出板着脸的大哥,怒斥他军中不准饮酒。

  杨耀很有意思,这是个追求大义的百总。

  大义,刘承宗明白。

  春秋战国近千年争霸,让中原军事技术理论飞速增长,达到当时技术条件下的瓶颈。

  此后历朝历代的军队,没有哪个朝代不用保家卫国与个人荣誉的大义维系正规军。

  但国有运势盛衰,每个王朝初兴不但有大义,更有功勋授爵、战功授田甚至世荫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