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章:迁都之争_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很多民众和士兵心中,战神已然成为一道不可磨灭的精神支柱。

  话锋一转,又有朋友发着牢骚,起蕰藻浜被攻破,大场沦陷,自然就有人指责光头,认为是他的指挥失误造成的,他是祸国殃民的罪人。

  还有人,光头搞迁都的名堂,是想把那些反对他搞假抗战、枕头箱的文官们先送走,搬掉这些绊脚石。

  其实质是想借着迁都之名,行投降之实。

  林森每次听到这样的一轮,都少不了为光头解释,担保光头绝无投降之心。但是,议论的人多了,林森也开始有些怀疑了。

  他认为光头有雄才伟略,高瞻远瞩,指挥娴熟的本领,但却也是城府很深的人,一肚子商人式的精明,让人摸不着,猜不透。此次的迁都是不是像人们议论的那样?他也猜不透光头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反倒是这次迁都,让他想起了在1927年发生的迁都之争。

  1925年7月1日。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

  第二年的6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通过‘兴师北伐案’,并任命光头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从‘红都’广州出发,一口气打到了长江流域的湘、鄂、闽、赣、皖、苏七省的广大地区。

  当北伐军攻克江城和江西时,唐生智担任前敌总指挥,调兵遣将,攻城掠地,招兵买马,军事力量崛起,由20个团扩大到40个团,速度十分惊人,直接威胁到光头的政治军事实力。

  手握军权的光头到了江城,为分化瓦解唐生智的军事力量,首先提出将首都迁到江城,但有人坚决反对迁都,光头是先入为主,要以迁都之名,在江城成立以他为首的国民政府。

  12月7日。

  在庐山召开的军政会议上,经过争论,大家同意迁都江城,但在这期间,光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了削弱瓦解唐生智军事力量的目的。

  这时,有人提出欢迎曾被光头排挤出走香港的汪精卫参与政府工作。光头为排挤汪精卫,提出首都迁移南昌的主张,并迅速成立了zhongyang政治会议南昌分会,要以南昌分会领导江城国民政府,实际上是另立‘zhongyang’。

  1927年4月,光头指挥北伐军打道沪上,于4月12日举起屠刀,大肆捕杀红党人员,制造了‘四·一二’流血惨案。

  这时,在党内人气指数极旺的汪精卫到达江城主持江城国民政府工作,18日这,光头来到金陵,立马宣布成立金陵国民政府,江城国民政府对光头的这一行径表示出极大地分开,派遣唐生智率部队东征讨蒋。

  光头为避免与江城国民政府的关系搞僵,以退为进,宣布下野。

  便由桂系李宗仁临时主持国民政府工作,并向江城国民政府发出了邀请,江城政府的汪精卫自然是求之不得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