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9章:迁都_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上看,金陵是守不住的。但是从政治上,金陵是一定要收的,而且还是要死守,如果要死守,鼓舞部队士气,首都是不能迁的,首都一旦迁移了,政治影响大,守的决心便会动摇,那样的话,士兵们肯定是不想死守金陵了。”

  末尾,他还打了个比喻,要像西班牙征服包围首都马德里那样,把金陵作为马德里常年打下去。

  光头虽然很生气,但还是耐心的解释:“迁都和打仗是两码事,虽然有影响,但迁都是为了更好的指挥作战,即便是金陵沦陷了,还可以组织力量反击,收复金陵。打仗有进有退,这是很正常的。今的退是为了明的进。尤其是对待强敌,要坚持持久战原则,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势,我们暂时迁都川四,是为了在川、湘、鄂等地统筹组织今后向金陵反攻,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明白,这也是我讲话稿的主题思想,你明白了吗?”

  “报告委座,我还是有个问题不明白。”褚民宜又提出:“据,德国大使陶德曼受日本人委托,要与我们谈判,这件事明日本政府一直在寻找和平的途径,寻找我国政府能接受的条件。我们也不是不要和平,实在选择时机和条件。我认为日本政府进攻金陵这一步棋,他们的真实意图不是真的进攻金陵,而是逼迫我们签订城下之盟,如果双方谈得拢,中日战争不就很快要降下帷幕,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所以他们几个认为首都可以暂时不迁,等等看再也不急。”

  所谓城下之盟,大致就是日本鬼子的枪口架在东四省那边,与中国签订条约的话,他们提的条件只要过分的,国军就不可能同意。

  但如果把枪口架在金陵城下,日本鬼子再谈条件,国军就没有拒绝回旋的余地,你不同意,那我便打你的首都。

  几个撰稿的人,居然想着左右迁都之大事,光头越听越烦,觉得电话中三言两语不清,便拍桌子,发起火来,大声地训斥:“是你们指挥我,还是我指挥你们。叫你们写就赶快给我写。平时都是陈布雷动笔,现在没有张屠夫,就要我吃带毛的猪吗?”

  完,啪地挂羚话。

  放下电话,光头前思后想,觉得迁都这样的大事儿,还有很多人想不通,这个问题弄不好,会影响人心。

  他要想个法子。

  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商议迁都之大事。

  川军二十多军抵达前线作战后,盯着陈家行的日军打,双方在罗店南侧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搏斗,白日军进攻川军阵地,晚上川军进攻日军阵地。

  杨森带着二十军,也不是单纯的和日本鬼子打阵地战,他在蕰藻浜沿岸挖掘了两条战壕,前后各一道,日本鬼子的炮打过来的时候,就躲在第二道战壕里,日本鬼子的炮不打了,就立刻通过交通壕跑到第一道防线上。

  这个时候,日本鬼子的步兵就会压上来。

  可惜,川军的武器装备与日军的悬殊实在是太大了,双方一旦交上火,川军火力不足的弊端就会暴露出来,根本压制不住日军凶猛的进攻,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很快就冲到了川军阵地前沿。

  后来,杨森也发现,和日本鬼子拼刺刀所带来的伤亡,实际上要比和日本鬼子交火带来的伤亡很多。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