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变故_大唐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缩小了是家事,但是说到了却又是国事,究竟会怎么处理?最后还是要看皇帝了。

  “眼下,陛下也正在为这件事情烦恼,所以才请太子殿下过去商量一下。”

  可是李承道又有什么办法呢?出了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两家人各打50大板,想办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宁人。

  李承道跟随着小太监走入太极殿,远远的就看见父皇李建成眉头微微紧蹙站在窗户跟前,这才不过短短几日,不见斑驳的鬓角就已经爬上了他的发梢。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来了呀!”

  李建成拖着一副疲惫不堪的身躯,缓缓的坐在龙椅上。他微微的点点头,摆手示意让李承道平身赐座。

  “开国公一家的事情想必太子已经听说了,这件事情处理起来非常的棘手,朕想听听太子的意见。”

  李承道刚刚坐定,盛宗皇帝就开门见山的询问他的意见,并且用一副犀利的眼神死死的盯着他。

  “请父皇容儿臣思考片刻。”

  毕竟是观众,大李承道也不敢妄人出言。丞相段淑弘乃是文官只首,当今天下不可多得的治世之才,而且又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倘若这件事情真的寒了他的心,怕大唐王朝也就失了读书人的拥护。

  数千年之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早已经根深蒂固的扎在了老百姓的认知里,朝廷若要没有了读书人的拥护,怕也是走到了日落西山。

  可是吴乾不仅仅是开国功臣,更是大唐对付突厥的重要将领。远的就先不说,就说去年突厥东王婷突然袭扰灵州,若不是吴乾在关键的时刻稳住大局,恐怕大唐王朝的西大门早已经被突厥人踏破了。

  “启禀父皇,儿臣认为吴启毒害世子罪无可恕,吴乾杀幼子一来是报丧子之仇,二来是对朝庭有个交代。然而他治家不严,导致了这场悲剧,所以儿臣认为应该罚俸一年。至于吴克朝廷可以给他一个追封。”

  盛宗皇帝听了之后原本紧皱的眉头微微的舒展开,他猛然拍了一下龙椅,“此真难是一妙记。”

  随后对李承道头去一记赞许的目光。

  “不过,为了表示皇室对这件事情的重视,这道旨意就由太子亲自传达。”

  “儿臣遵旨。”

  堂堂当朝太子亲自去传达圣旨,不要说在今天的大唐王朝,就算是在前朝都未曾有过的事情。盛宗皇帝给予吴、段两家如此殊荣,这才平息了两家的满腔怒火,这件事情也算是圆满的解决了。

  不过,李承道却通过这件事情看明白了朝堂上的利益纷争,以及每一位臣子和开国功勋身后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也让他在日后处理器朝中大事的时候,会更加的谨慎。

  世人皆道,“皇帝乃是上天之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为所欲为。”

  然而,在高墙之外的凡夫俗子又怎么能看得到高墙之内的血雨腥风以及一个帝王的无奈呢?渐渐的李承道也理解为什么纵观历史上有无数的能人愿意归隐山林。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