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四十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1)_十国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淮南军,自楚地远道而来,正所谓百里趋利蹶上将军,眼下彼部正疲,且庐江、舒城皆非大城重镇,彼部无可依托,正好野外与之决战,野战乃我军之长敌军之短,以长击短,胜之易也,此为其三。”

  “有此三者,当攻淮南军西路无疑!”

  王朴话音落下,桑维翰接话道:“西路淮南军,精兵四万,掩有楚地之胜,士气正高,我部能调遣之兵马有限,如何敢轻言取胜?”

  “沙场争胜,不以兵马多寡而论之,况且贼军虽然势大,我军铁甲亦是不少,何以不能胜之?”王朴说完这话,向李从璟拱手,“请殿下决之!”

  桑维翰也向李从璟行礼道:“请殿下决之!”

  诸将纷纷起身抱拳,“请殿下决之!”

  李从璟站起身,“江淮之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淮南军三路来袭,退守无益,唯有迎面破之,方能固我江淮战果,以利来日尽取江淮十四州,王朴之言,深得孤心。”

  说到这,李从璟目光锐利,“要破淮南军西路,先必夺庐州城,得庐州城,则淮南军侧翼不保,图之易也!令,史丛达率部西进庐州,汇合李彦卿、丁茂所部,攻打庐州城;再令,李彦超率部南下,牵制淮南军西路,策应庐州之战!”

  庐州城虽是州城,并非重镇,庐州兵马不精,数量同样不多,这是军情处与斥候早已探明的消息,因为有机可趁,故此李从璟态度明确。

  李彦超、李彦卿并及丁茂史丛达四将,兵马共计两万左右,淮南军西路虽有四万精兵,未必不能图之。

  军令下达,火速传往各部。

  数日后,庐州城前。

  最先抵达的丁茂,随后抵达的李彦卿,以及最后增援过来的史丛达,三将齐举中军大帐,共商攻城大计。

  三将之中,以丁茂为首,是为攻打庐州之主将。

  “你我三部合军,兵力已达三十个指挥,仅是侍卫亲军精锐就已逾万,庐州不过一座小城,三四千老弱之卒,日前某已连攻数日,彼之城防力量,已被某消耗过半,如今两位既到,你我三军齐心,旬日必克之!”丁茂对史丛达与李彦卿道,庐州并不真是一座小城,丁茂说它小,是说他军事实力弱。

  “丁将军所言不差,庐州之所以能坚守不降、连日力战,所依仗者,无非舒城、庐江一带的四万援军,若非如此,此城早已是囊中之物。”史丛达颔首,说出自身见解,“淮南军西路前日进抵舒城、庐江一带,本应北上寿州,接庐州求救信,王会势必分兵来救。”

  王会,便是四万吴军的主将。

  李彦卿资历最浅,所以最后发言,“要夺得庐州城,必须先败其援军,如此既可削弱王会部实力,亦可打击其部士气,与来日之战有利!”

  三将正在商讨军机,忽闻斥候来报,却是如李彦卿所言,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