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七章【七十二小时】(求订阅)_每天都在升级打怪爆装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书说道:“那只能抓紧了,你把你们已经完成的部分先发给我,我先完成前面的论文。”

  刘征和程旭都点了点头。

  “还好,我们的进度还算快的。”

  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刘征自然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们的这一次的课题进度也算快的,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一般每天至少要完成1-2个问题算进度比较好,最晚在第三天傍晚前完成所有问题,然后利用晚上时间修改论文,包括最后的摘要。

  “我和你说,我们上次在做的过程中也是遇到修改模型的情况,直到第四天早上才完成全部内容,所有晚上通宵改论文,终于在早上日出时候提交了论文。”

  程旭和刘征都非常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进度有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林书这只巨大的腿,真的就是带着他们大步往前迈进,走的是又稳又快。

  听见刘征的话,林书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笑,因为他知道马上他又进入激烈的团战,疯狂地战斗刷经验值。

  数学建模竞赛之所以是团队竞赛,也是因为每个人其实都不可或缺,真正想划水躺赢的队伍成员是很少的,毕竟战场上不是你想躺,想躺就能躺。

  团队里面每个人主要专攻自己负责的部分,一切以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为核心,比如开始建模总体思路的确定,就最好是三个人一起商量着定,避免考虑不周给后面造成巨大压力,还有就是建模队友建出来的模型需要给论文队友讲清楚,论文队友真正理解了才能写的比较好,编程队友理解了才能更快的编出程序,但有时候要讲的透彻还是挺难的,时间上来不及,因为这个原因,这个时候也就需要队伍队员之间灵活调整。像建模队友可以对自己的模型先写一个通俗易懂的文本去解释,然后发给论文和编程队友去理解,不懂的再问,不要光口头解释,落实为文本才是效率更高的方式,包括其他队友,有任何的新想法新思路,先梳理一下,写个简单的文档沟通效率更高。

  当然,这些对于林书这位论文手来说并不算问题,因为最初一开始的建模思路就是他提出来的,而且他也负责部分的数学建模,自然非常清楚整个建模思路和方向。

  而对于数学建模竞赛的论文来说,主要就一个是写作软件,一个是写作思路。

  林书并没有选择用word写,而是直接用latex来写,因为latex在排版方面比word更方便,比如插入和边界数学公式更方便、很容易生成复杂的专业排版元素,如脚注、交叉引用、参考文献、目录等。绝大多数时候,他只需专注于一些组织文档结构的基础命令,很少需要操心文档的版面设计。

  当然这一点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的缺点就是入门门槛高,不像word一样随便拿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