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 西凉三英战吕布(五)三(20:42)_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赵云、张飞策马回归本阵。

  中央军骑兵并未直接迎战西凉骑兵,而是缓缓地往两侧后方退去,露出了后面的车阵,数百辆大车原来是装载霹雳车的四轮大车,现在连在一起,组成了骑兵难以逾越的大车阵。

  中国其实从春秋时期就有四轮马车,此后一直在用,汉朝有,宋朝亦有,在《清明上河图》上就有明证,只是中国古代的四轮马车都是用来载货,不像西方那样既载人又载货,所以在历史出场的证据几乎没有,故而给人造成了中国古代没有四轮马车的错误印象。在吕布所处的东汉末年,四轮马车是用来载重或运送大块头东西,比如霹雳车,当然此时的四轮马车有个致命的问题是没有转向结构。

  吕布在现代的时候听一些妄人说中国古代不适合四轮马车,二轮马车适应性好,所以他本来没打算花费时间去改良四轮马车。

  乘坐了一段时间的二轮马车后,吕布发现二轮马车有一些问题让他实在没办法忍受,二轮马车负载量小,与地面接触只有两个轮子,太大就会增大压强,路面车辙更深,更难拖;二轮马车的负载部分压在牲畜上,加大牲畜的负担,使得牲畜无法全力拉车;二轮马车不稳定,由于无法要求牲畜的身高和轮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所以车子始终是倾斜的,导致车厢中的货物摆放也倾斜,而动物奔跑时,四条腿来回摆动,动物的背脊始终处于一上一下的振动状态,因此车厢也被迫一起一付,导致车厢里的货物不稳;每当歇车时,必须拿个东西放在前面扛着车辕,以便把动物卸下来休息,这在平时也可能就是在车上多放木架之类的东西,但打仗时就糟糕了,军情紧急要立刻赶车时,还要先给牲口套缰绳,会延误军机。因为这种种毛病,吕布下定决心,不再听信那些妄人的不切实际的判断,决心迅速改良四轮马车。

  吕布本身对着这些技术问题没有多大的研究,他便把这个事情交给郑浑、马钧的军械司负责,有转向的四轮马车虽然在中国古代一直没出现过,但转向系统在技术上一点都不复杂,对于一个发明了指南车和船舵的古文明来说,不能造出四轮马车就像能造摩托车却不能造三轮车一样不可思议。

  郑浑、马钧很快就做好了一个转向系统,是把前车桥与双辕杆制作在一起的,通过旋转的枢轴与底盘连结起来,从而实现转向的目的。这个改良看起来很不起眼,却是历史上建立近代军队的重要军事改革之一,四轮马车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这是其有别于中世纪军队的一个重要方面。

  郑浑、马钧的军械司又在马车的两侧装上又高又厚又可以从里面推拉的挡板,许多辆马车互相连接在一起,便形成了一道结实坚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