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二章 身份问题_南洋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传下来的,孙浩不可能用杀戮的办法让这里的华人完全臣服自己。

      所以,现在孙浩必须给自己弄一个身份。三国刘备不就是弄个皇族的身份,到处招摇撞骗,不但把张飞、关羽这些猛将骗到手下效力,连诸葛亮这位大拿级人物都心甘情愿的为他效力。由此可以看出,自古到今,一个人的身份是有多么的重要。

      “孙总司令,卑职建议你冒充明末军事战略家孙承宗的后人,孙承宗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而后替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

      皇太极包围京都时,朱由检急召孙承宗,运筹帷幄将清军击退。但不久之后孙承宗又遭到朝中大臣弹劾,孙承宗再次辞官回乡,在家高阳县住七年。

      崇祯十一年,清军大举进攻,孙承宗领家人守卫高阳,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生前官至兵部尚书-->>、太傅等,南明福王追赠太师,谥文正。”沈军捋这下巴的山羊胡须说道。

      “孙总司令,卑职建议你冒称孙传庭。孙传庭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机要秘书苗凤建议说道。

      孙浩恶补历史知识之后,也知道这两位明末大将,只可惜处于那个**,混乱的年代,有才能也难以发挥。这两位人物在历史上都曾留下重重的一笔,而且这两位都是姓孙,正好适合自己。

      不过孙浩觉得这两位历史人物各有千秋,孙承宗战略眼光相当犀利,孙传庭则是一位帅才来的,只可惜两位人才都生不逢时,加上遇到疑心偏重的皇帝,再有能力也难以发挥出来。

      不管自己冒称谁的后代,南洋华人也不会去查自己老底,再加上也无从查起。顶着名人之后的光环,这样容易让人信服。

      “孙总司令,不管冒称孙承宗还是孙传庭的后代都可以,只是卑职有些担心戛纳城的李家跟东方家。只要我们占领这里之后,实施我们的国策国法,就会触动这些大家族的利益。特别是李氏家族,拥有10万之众,稍稍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生暴动。”吕萍在一旁建议道。

      “是啊!这些大家族若是能归顺我们,对华夏国的发展绝对是一大助力,若是暗中使辫子,对华夏国的发展将带来无穷的危害。”

      “他们生活在南洋多年,心性早已变化,说不定有些家族已经投靠西洋人也说不定,只是表面还披着一层华人的皮囊而已。”

      孙浩听到你一言我一语之后,眉头紧锁起来。大家族使用恰当,对自己绝对有利,一旦反叛起来,这些大家族绝对是首当其冲。华人好内斗,很不团结,这是华人的通病。生活在南洋的这些家族式团体,说不定有一些已经投靠西方洋人。

      从各朝代灭亡时就可以看出,并不是外族有多强大,而是华人的内奸太多,才加速了外族入侵时的灭亡时间。抗寇战争就是最明显的列子,汉奸多的数都数不过来,甚至还反帮着寇国欺压中国百姓。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