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9页_女庶王_于欢【完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乾元元年四月初二大殓成服,将先帝遗体移入棺内停置灵堂,翌日成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姓论以亲疏穿戴丧服,五服之人,各服其服,成服之后全国进入国丧期。

  成服当日按例举行祭奠仪式,仪鸾司设素幄于坐席之东,有司备祭馔,皇帝服布四脚、直领布襕衫、腰絰、布袴,至素幄的御座上,宰臣及文武百官于殿下哭嚎。

  太常卿走到素幄前屈身奏道:请陛下行祭奠之礼。

  内侍卷帘,祁六扶着哀伤的皇帝走出素幄至铺有锦褥的座位,面北而立。

  太常卿再奏,十五举音。

  皇帝与群臣皆放声哀哭,不下十五次后拜下,祁六将主子扶起缓缓走上台阶至香案前,不忍道:请官家节哀。

  太常卿奏请,请陛下三上香。

  内侍将点燃的香烛奉上,太常卿道:跪。

  内侍跪奉茶酒,皇帝酹茶、奠酒,三次后内侍将皇帝扶起,太常卿再奏,少立。

  太常寺太祝跪读祭祀祝文。

  祝文读完,太常卿继道:哭尽哀。

  祭奠的官员便都竭尽哀思哭嚎,即便是心中没有感觉的臣子想尽办法落泪。

  拜。

  皇帝领群臣跪拜。

  祁六扶起主子走下台阶至褥座,面朝西向站立。

  再拜。

  最后一拜结束,祁六将卫桓扶起回到素幄降下帘子,太常卿也松了一口气挺起胸膛依然严声道:礼毕。

  百官至御座前,请陛下节哀,保重圣躬。

  都进奏司的朝报很快就下达到州府,凤翔知府拿着一卷邸报睁着眼睛侧头道:先帝大行,陛下登基。

  换新官家了。州府城中各个街道有孩童连连唱起。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鸣鞭一般是皇城司内侍拿长鞭腾空鞭挞(这可不是清朝才出现的,钟不能乱敲,在古代它是用来报时的。)

  丹墀:宫殿的赤色台阶或赤色地面。《宋书百官志上》:殿以胡粉涂壁,画古贤烈士。以丹朱色地,谓之丹墀。

  丹陛:宫殿的台阶。

  玉辂:先前出现过哦,天子用的辇,金辂为皇太子车舆。

  幢节:旗帜仪仗

  金节:古代殿庭的仪仗。《宋史仪卫志六》:金节,隋制也。黑漆竿,上施圆盘,周缀红丝拂八层,黄绣龙袋笼之。

  班剑:汉制,朝服带剑。晋代之以木,谓之班剑,取装饰灿烂之义。宋齐,谓之象剑。

  立瓜:《元史舆服志二》:立瓜,制形如瓜,涂以黄金,立置,朱漆棒首。

  卧瓜:《元史舆服志二》:卧瓜,制形如瓜,涂以黄金,卧置,朱漆棒首。

  腰絰:丧服上繫于腰间的麻带或草带。

  酹: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奠酒:把酒撒在地上。

  礼仪用具上出现了很多十二,天子的冕旒也是十二旒,祭服上的图饰也是十二章。

  总之都是仪仗用具,宋代尚礼节,皇帝出个行都是上万人陪同(不包括禁军,禁军做前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