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改革历法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由偃师介绍,这个代表团在祭祀过皋陶族的神鸟后,径直到了贸易城大元宗庙内,向大元墨龙献上祭礼,并大礼参拜。

  元昊当时正好在城内,接待了这个代表团。

  原来头一天莒族的长老到达皋陶族时,意外地发现皋陶族的帐篷区正兴起一座“皋陶城”,而偃师长老所在的住处,已经由一座大帐变为一间大了数十倍的木顶白墙建筑,大门外高高飘着一面与洞内石壁上一样的“神鸟”旗。

  偃师长老在接待中明显的感觉到了莒族长老们的诧异和好奇,一股子得意劲上来,故作神秘地不提由来,而是将陶锅架上火,炖上一锅羊肉,取出平时不太舍得用的陶碗(因为一个陶碗打破以后,偃梁就叫木匠给他们专门作了一批木碗),给每位来宾盛上一碗。

  美食美器当前,莒族的长老们都没时间再发问,先大快朵颐,饱餐一顿之后,才问起这些东西的由来,其间不免提到莱夷族与皋陶族的冲突。莒族长老也为之眉头一紧,面色不愉——看来他们与莱夷族之间也不很愉快。

  但皋陶族的变化对莒族长老的吸引力才是无可抵御的,莒族长老们坚决要到贸易城去参观考察,偃师当仁不让地作了半个主人兼导游,带上数只羊为礼,与莒族战士所带的猎物一起,送到了贸易城内的大元宗庙。

  待看到大元宗庙的宏大,莒族长老们才真正开了眼界,加上土土的徒弟们在宗庙内所制作的各种专用陶俑装饰,让莒族人目不暇给,更对大元墨龙的威风神气五体投地。

  元昊从偃师的态度中察觉到了这个代表团的重要性,不仅坚决留他们在宗庙内的“招待所”住下来,更让厨房准备大量的大元美食,以蒸、炖、炒、炸等各种烹饪方式供进宗庙餐厅,让莒族人享用。

  结果“老虎”的徒弟们一显身手,不仅让莒族的长老们惊为神物,食相极为不堪,连偃师都食指大动,认为之前大元族的族长在“文化交流”中,什么都传授,就是不提厨艺,一定是有重大原因的。

  看到外面没有资格上餐桌的莒族战士们馋涎流了一地,元昊偷笑了一阵以后,命人做上一桌野味,摆上热气腾腾的薰薰微黄的粟米饭,才让这帮汉子甩开腮帮子大嚼,抛开了刚才“眼看手勿动”的烦恼。

  过后得知这一情况,我对元昊大加赞赏——不仅女人要抓住男人的肠胃,部落抓住潜在的盟友肠胃也很重要啊!

  从后来的结果可以看出,这帮大哥一下午在参观大元学校这个重要项目时,就只顾着打嗝了,根本没有花太多脑筋去看大元字是怎么写的,大元数字是如何画圈的,大元的陶器是如何精美……

  最后进入正题,莒族的长老们在手中东西比较微薄的情况下,满脸通红地问偃师,能不能向皋陶借点羊,向大元族换点陶器回去。

  偃师的反应那是一等一的快,当即就想起了我对他的叮嘱,开始试探性地向莒族长老提出在莒族那边也修一个类似的贸易城的建议,并指出,目前皋陶族的城墙、房子那都是在大元族指导下修建的,陶器都是从大元买的,神鸟旗都是大元族送的……总之,一个贸易城在族里,就能带来无尽的好处。

  莒族离贸易城那么远,带着陶器要走差不多20天,那多累啊!

  何况大元族人还帮助皋陶族人学会了弓箭,打退了莱夷人!

  那还用想什么?对莒族人来讲,最后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接下来该是两族和元昊一起等我的答复。

  贸易城的传信骑兵快马加鞭,奔赴大元城。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