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七章 - 盐业独立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人因为不敢上筏子过河而被阻挡在大河对岸,就算这样子也花了三天才完全渡过大河。

  大元诸城共带了十多车礼物,包括各种陶器、纸张和麻制品。大元城雷打不动的是盐。光这东西就有7车。

  “族长——哇!这个可是好东西啊!俺们城里能不能也铸一个?”

  马齐的大嘴巴是第一个提出这个要求的,随后木穷和元昊也隐约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这就差不多得一千斤铜啊!

  风极的脸上心疼得一抽一抽的。

  不过更让风极心疼的在后面。

  大元城地木恩没有来,只派遣了几名长老过来,就是这些长老们提出了一个重要地问题:“族长。眼下大元城为往大元诸城及太昊送盐、布和纸已经非常困难了,马匹不够,牛车更少,而太昊对盐的需要一直在增加,以后能不能为大元城增加一点马匹和牛车?”

  这个我是知道的,不仅太昊的用盐在急剧地增加,大夏城(木驼那边)、少昊、姜氏诸族、公孙氏诸族的需求都得从大元城产出,我一直也很少为此特别关照大元城,让他们负担了额外的压力。

  “这样吧,大元城以后都不用负担盐的生产了,我会让族人在海边建一个专门的盐场,以后的运输全部由太昊骑兵负责,大元城的族人愿意留下来在盐场工作的也可以留下,其他的人可以回城居住了,而且在以后的五年以内,大元城的宗庙将无偿地得到足够的盐分配给族人。”

  “那五年以后呢?——”大元长老不放心地问。

  看来是让大元诸城系统地向私有化转变的时候了。

  这方面贸易城和太昊城已经走在了前面,但贸易城是以贸易立身,本城的产出用于交易就足以让族人过上富足的日子,大元在这方面不具有可比性。

  太昊则不同,目前仍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其他的产业都是补充,不具备主导地位,所以能为大元提供一个样板。

  对大元来讲,首先要把所有制的单位缩小,从全民所有制转向集体所有制这让我想起后世的所有制改革。

  首先就是让原来的各部族独立掌握足够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然后和宗庙形成纳税和交易的关系,而宗庙则掌握铜、盐之类的战略商品,这样宗庙的压力就会降下来。

  后面则是大力发展制造业,加强宗庙对核心技术的掌控,从而控制城内的经济核心,间接地拥有了对诸部族的控制权。

  有的东西是大元能直接照搬的,有的东西则只能让大元城的长老根据大元城的特点揣摸了,说不定会出现“具有大元特色的”城市建设模式呢。

  风极则从我和大元诸城的沟通中知道,牛车和骑兵的投入又得增加了,这让他再次心疼得呲牙。

  这一次大元诸城带了丰厚的礼物,我也没打算让他们空手而归,土鲁将牛车制作的技术基本上都传给了他们,更费尽心力为他们铸了四口铜钟。

  同时,太昊通宝的技术没有外传,尽管都算是太昊部族,但按我在后世的经验,制造铜钱的部门应该是唯一的,即使是同族的其他部族也不能掌握这一工具。

  但我还是将部分已经铸好的铜钱送给了大元诸城,每城约分到4000枚钱,让他们在贸易中试用一下,以后再以交易的方式从太昊城得到更多。并要求大元诸城也必须按太昊现有的比价(主要是和盐、粟的比例)进行交易,以保证太昊通宝在诸城中的等效性,体现“通货”的优越性。

  铸钟的工作在进行中,我却巴不得能将自己分成四块,该往斟戈氏那边去找马?还是去由族那边的大方城建城?或是留在太昊城制豆油?还有公孙氏那边的建城情况也让我放心不下。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