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44章 事件发酵_重生巴西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步。

  “埃迪处长,请您谈谈你走私军火的目的。”

  “埃迪先生,身为警察总局治安处处长,您知法犯法的原因是什么呢?”

  “埃迪先生,您这么年轻,是怎样成为警察总局治安处处长的呢?”

  “埃迪先生,军火走私是您的私人行为还是警察总部的行为。”

  “埃迪先生,听说您的父亲是上一任的司法部副部长,您能够这么年轻成为治安处处长和您的父亲有关系吗?”

  “埃迪先生,军火走私是您的家族生意吗?你的家族从事军火走私活动多久了。”

  记者们一个个犀利的问题甩出来,将现场的所有警察都问得脸色铁青。

  一直负责阻拦这些记者的警察,硬生生的将所有的记者推出一米多远,眼看又要被记者们压回去。

  周围路过的警察也纷纷加入,将记者们往后推出了两米多远。

  警察总长托马斯·西塞也总算是有了一定的活动空间。

  他参见过很多次答记者问,但今天的这次是他遇到的最疯狂的一次,没有之一。

  显然,大家对这次的大新闻的关心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警察总部披露的任何信息。

  这也是他少见多怪了,毕竟巴西政府放开新闻管制,也就是这两年。

  原来的新闻媒体都是一些政府喉舌,对外宣传的都是一些政府的正面形象,和正面信息。

  大家都是应政府要求,来做一些正常的宣传工作,没有必要太积极。

  但有句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有的人做了一些好事,就算见报让人看到,大家可能也就“哦!”一声,心想:这种事啊!也没什么稀奇的啊!我上我也行。

  可要是有什么人办了什么坏事,那就真的是,传播速度飞快,所有人都会碰到一起讨论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不管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都能瞬间找到共同话题。

  并滔滔不绝的讨论个没完没了。

  对于媒体来说,坏事的传播速度更广,更能够引起群众的热议,提高报纸的销量。

  同时最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出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作用。

  所以记者们的积极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托马斯·西塞见到记者们都被拦在一米外的安全距离,再轻咳两声道: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先冷静一下。

  我是巴西警察总长托马斯·西塞,今天巴西时报所报道的消息,我也是刚刚知道。

  对于事情的真假,我们还要调查,

  现在大家根据一篇毫无根据的报道,就要怀疑我们巴西警察总局的高层,过于草率。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给我们警察总局一点时间,让我们将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到时候再将实际的情况向大家通报好吗?”

  话音刚落,记者们就已经将长枪短炮对准了托马斯·西塞。

  “总长先生,你是在质疑这份报道的真实信吗?”

  “总长先生,您是要包庇这位埃迪处长吗?”

  “请问,总长先生和埃迪处长是什么关系呢?”

  “总长先生,您是否也参加了这次军火走私案件?”

  “请问总长先生,这次军火走私是警察总局的行为吗?”

  “请问总长先生,第一次军火走私案,海军移交给累西腓警察局后,为什么没有下文?是因为当地的警局也有参与吗?”

  “请问总长先生,准备怎样处理这位埃迪处长?”

  “总长先生,您是想要拖延时间吗?”

  记者们像连环炮一样的问题,将警察总长托马斯·西塞问的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连额头上都开始冒汗。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