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换一种方式大生产_食堂系统援助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进行一定的修改。

  此时的财政部长是林老,他拿出一份文件来,给在坐的一人发了一份:“去年西北办事处统计过整个边区的耕地面积,有843万亩,今年预计可以开荒到863万亩。不过,预估的产量是只有万石,和小刘同志那边没法比。

  “中央原本打算征收10000石的公粮,也就是60万公斤。考虑到农村工作组反应的情况,整个陕北几乎没有水利设施,不会先进农作法,也没有良种。甚至,因为原本的军阀长期征收‘特货’,让农民们只种罂粟,长久以往,本地农民甚至连堆肥都不会了。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采购良种,推广施肥和农技,动员修造水利设施,至少能够多收一半的公粮——这样,均摊到每一亩地上的公粮,仅有升,相当之低了。

  “当然,现在的话,办事处里有一些其他的意见。”林老看了看其他人,今天的会议是由他来主持的,“大家不如先说说自己的意见,讨论讨论。”

  “光用小米来算,一斤小米在这个玩意儿里,就算不用那个什老子无公害的价格算,也能换回差不多5斤大米啊!这蒸成米饭,就至少有10斤多的饭,白米饭!换白面能换4斤,是7个半大馒头,还是白面馒头!我看呐,不如咱们对着这个食堂的收购价,来决定今年种什么好了。”

  “这样不行。”这种依附农业的想法刚被提出来,就被在场的诸多人给提了反对票,“吃饭问题,从来都是要立足自身的。”像是担心这样会挫伤刘贺连的积极性,朱老总还安慰了一句,“小刘同志,并不是不相信你,你也晓得,咱们共产党人,讲得就是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不过,这未来的吃食,真的是便宜,白米白面,鸡肉猪肉,甚至大多数蔬菜都这么便宜——小刘你还说,因为猪瘟,你们那儿的猪肉还涨价了是吧?”朱老总还是感叹了一番,“工业的力量强大啊。反倒是我们这边不要吃的杂粮糙米,卖的贵了不少。”

  “是的,的确这样,往年,猪肉会更便宜。”刘贺连完全不意外,如果八路真的搞了依附农业,那就不叫八路了,“我也是觉得这种做法不合适,不过,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倒是可以一起尝试一下新的农作法。”

  “哦?看来我们的小刘同志,还是个庄稼把式咯!”主席丢过来一支烟,点了他的名,“来,不用站起来,你这娃娃,倒是说说将来是怎么种田的?”

  他说的非常简单易懂,方便这些思维活跃的前辈们跟上思路。

  “为此,咱们国家一直在推广一些比较有效的农作法,在电视机——哦,这家伙,现在应该还没有中文词,是叫做‘泰利威讯’吧,在德国和美国的有钱人才看得起——帮助农民朋友来学习新农技。比如如何种植苜蓿取代牧草来养牛养羊,如何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如何将花生和玉米套作间种。”他嘿嘿笑了,“我之前倒是对这些东西比较感兴趣,电脑里存了不少这样的电视节目。我个人建议,咱们接下来一年的大生产计划,可以参考一下这里边的做法。”

  刘贺连切出PPT,点开自己的播放器,投影屏上黑了下去,然后传来了喜庆的乐声,三个大字在充满时代感的背景中缓缓登场。

  “致富经”

  作者的话:边区经济数据来源于《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山大食堂坑就是我写的啊,我重置一下有什么问题么(摊手)?

  “各位首长,我倒不敢装什么农业专家。只不过是知道一些未来的经验总结罢了。”刘贺连有点儿意外,“未来的农民同志们,分工也比较细了。因为基本吃饭的问题不算太难以解决,所以为了增加收入,很多农民更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搞一搞副业,就是那些不是以自己吃喝使用为主要目的的种植、养殖、手工业之类的,这些产业因为要参与市场竞争,所以会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