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衣锦还乡_知否从蒙童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辰介绍道:“这位是你三叔公,也是溪隐村这一支卫氏的族长,这位是你五大伯,这位是……”

  卫辰认完人,当下依着规矩,向这几位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一一行礼敬酒。

  卫氏族老们也都站起身来,眼底满是笑意,连声夸奖卫辰有他老子的风范,年少有为,前途无量。

  下面卫辰一桌一桌地敬酒,虽没有满饮,却也没人出来挑剔什么不是。

  秀才相公都亲自给咱敬酒了,还不够有面子吗?

  乡亲们的脸上都笑得十分灿烂。

  宴席散去后,卫氏族人在族老们的带领下来到卫氏宗祠,参加祭典。

  众人合力,将一块新打造的秀才匾额悬挂在了祠堂门楣上。

  族长高喝一声,庄重的礼乐声奏响,匾额上覆盖的锦缎被揭开,露出上面刻着的卫辰二字。

  边上不远处,还有一块悬挂已久的秀才匾额,刻着卫辰老爹卫明昭的名字。

  匾额被揭开的一刻,宗祠外鞭炮齐鸣,全族老少都是喜气洋洋,纷纷向卫辰拱手祝贺。

  这一刻,卫辰看到张明和卫如意脸上滑过喜悦的泪水,他心里明白,中了秀才,其实一直都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卫氏老族长拄着拐杖上前,将一块狮头镇纸赠予卫辰:“辰哥儿,我溪隐卫氏数百口人,自你父亲明昭之后,就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人物,望你乡试连捷,替我们卫氏光宗耀祖!”

  “谢三叔公。”

  卫辰从老族长手中接过沉甸甸的镇纸,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一年前,自己在村人眼中还只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幼童,可如今,却已是溪隐村卫氏数百口人的领军人物了。

  这是荣耀不假,可同样也有一份难以推卸的责任呐……

  忙完宗祠祭典,张明和卫如意将卫辰领到了溪隐村东头。

  此时正是九月,地里稻子还没有收割,望去一片金灿灿的,十分赏心悦目。

  张明意气风发,朝前头一指:“这是我刚买的二十亩水田,记在辰哥儿你的名下,你看看怎么样?”

  卫如意在旁边解释道:“辰哥儿你是生员,有三十亩免税田,总不好浪费了,你姑丈就置办下这二十亩地,加上家里原来的几亩地,刚好把免额用掉。”

  “这可都是上好的水田呐!”

  张明兴奋地蹲在地上,抓起一把土,任由碎土从指缝间落下,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是二叔公帮忙张罗下的好田,村里人刚一起开垦出来的,就靠在荆溪边上,随时都可以打溪水来浇灌。

  如今靠着酒坊的份子,张明已经不愁吃穿,但他却还是念着地里这点事,若不是酒坊那里实在走不开,张明还真宁愿回乡下继续种地。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土地的感情,是后世人难以理解的,有钱不如有地,这就是普遍的价值观。

  因此,卫辰也没有怪姑母和姑丈自作主张用自己的名义买地,只要他们夫妻俩开心就行。

  “只不过……”

  卫辰看着面前的二十亩良田,忽然有些犯难道:“姑母,姑丈,咱们一家现在都住在城里,这田该怎么办,总不能撂荒吧?”

  “放心吧。”卫如意嫣然一笑:“我早和二叔公商量好了,把地交给村里三户人家租种,不用咱们操心。”

  卫辰摇了摇头,哑然失笑。

  得,自己这是荣升成地主阶级了。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