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章 携师入京_知否从蒙童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都会聚在路边,围观赞叹。对十年寒窗,方才一举成名的士子们来说,这是至高的荣耀。

  在琼林苑北面,与其隔路而望的一片湖泊,便是同样有名的金明池,湖心岛上一座小殿,临水观风,独立于湖面之上。

  “每年三月初一到四月初八的龙华会,金明池都会开放给百姓游观。”

  庄钧给几人介绍道:“届时天子驾临,诸君金明池中争标,池东搭起彩棚,棚中士民数以万计,其胜景不在正月十五上元灯会之下。”

  离城门越来越近,周围行人也越来越多,在人群中穿梭,仿佛是在沼泽里跋涉。

  城门前的五里路,卫辰一行人走了近一个时辰,当他们终于抵达城门下时,早已是汗流浃背。

  站在护城河边,四面顾望,只见宽阔的城濠有三十步之宽,河边翠柳如锦,千条万枝。

  护城河对岸,全长五十里的汴京城墙,一眼望不到头,墙体高达五丈,也远超卫辰从宥阳一路过来所看到的任何城池。

  盛长枫张着嘴,吃惊于汴京的雄伟,盛长柏微微扬起眉眼,心中的惊叹也是掩饰不住。

  庄钧看向卫辰,却见卫辰表现得比盛长柏还要沉稳,脸上半点讶色也无。

  这下反倒是庄钧有些吃惊了。

  卫辰看到老师难得露出讶异的神色,心底不由有些好笑。

  虽然眼前的汴京城确实雄伟,但比起后世那些动辄数百米的高楼大厦,还是逊色一些,更别说那些以举国之力建造起来的超级工程了。

  见识过那么多改天换地的奇迹,汴京城的这种以规模着称的建筑,想要震慑住卫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如果是小桥流水的野趣,或是园林亭台的秀美,倒是会让卫辰赞不绝口。

  一行人随着人流踏上横跨濠河的宽阔石桥,汴京城的城西正门新郑门就在眼前。

  汴京城门口的检查比卫辰想象中要宽松许多,缴过税后,卫辰一行就被放入了城门。

  进城之后,卫辰便碰见了盛纮派来的向导,领着他们去到了盛家所在的积英巷。

  居汴京,大不易。

  作为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大都市,汴京城建立之初,设计容量是三十万人,但如今加上流动人口,汴京城中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一百五十万人。

  人多地少,自然寸土寸金。

  在汴京买房,对大多数人,甚至大多数京官来说,都是只能在梦里梦到的好事。

  当然,不包括盛纮这种有个土豪爷爷的富三代。

  积英巷是靠近皇城的黄金地段,达官显贵扎堆,盛老太公也是趁着祖坟冒青烟儿子考上探花那会儿,才能在此买下了一处五六进的大宅。

  后来,又借着盛纮老爹迎娶侯府千金的机会,顺带买下宅邸后的一处园子,打通后便成了一处难得的豪宅。

  卫辰带着庄钧来汴京前,就托盛纮帮忙相看一处住宅,最好在积英巷,离盛宅近一些,也方便庄钧每日去盛家授课。

  事关影响儿子前程的青藤先生,盛纮自然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托人打听了很久,终于在积英巷找到一家愿意出售产业的人家。

  这院子四通八达,闹中取静,小是小了点,但却称得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前院有正房三间,耳房两间,左右厢房各三间,还有三间倒座房,住下卫辰师徒俩,以及元安福伯等随行人员,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卫辰进京时,怀里揣着卫如意给的两万两银票,真要买处大宅子也不是买不起,但他向来喜欢温馨安静的居住环境,从没觉得住得紧凑些有什么不好。

  进京这天的晚上,卫辰就带着庄钧一起搬进了早已打扫干净的新家。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