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章 ,米参_三月麻竹从1994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称作幸福的童年,尽管它很短暂,并且脆弱而易破碎。

  它的后半部分,让我在懵懂中便习惯了“艰难”这一命题,明白它是一种常态;明白它像掌心的纹路一样清晰,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并且要用最大的智慧和勇气去克服它。”

  听到这话,那祯侧头细致看了林义一番,语重心长地说:“你长大了。”

  接下来出现了和谐的一幕,那祯斜躺在凉椅上扇着棕叶扇休憩,林义在堂屋里边的方桌上学习。

  很安静,谁也没打扰谁。

  话说,林义家背对着太阳,旁边又有一片高大的泡桐树遮阴,确实挺凉快的。

  整个暑假都是这个画面,每到下午,当太阳正面晒着小卖部的时候。

  那祯就来林义家,光明正大地霸占着大门口的凉椅,只是大多时候会带本书。

  ……

  时间一眨眼来到了8月七号。

  早上,林义正在烧火做饭的时候,那祯姐破天荒一大早赶了过来。

  “刚接到了采购商电话,米参涨到了五毛,你要卖的话,五毛五。”

  一套深紫色连衣裙的那祯,对着灶堂里劈柴的林义说这个消息时,手还不忘掀开锅盖看看什么菜,这么香。

  “替我谢谢婶婶。”林义知道,这多出的五分是那祯妈特意照顾林义的。

  “消息可是我传过来的。”闻言,那祯眉毛轻巧一挑。

  “村里谁不知道啊,婶婶和黄奶奶一样,心地最善良了。”林义把手里劈开的柴放进灶堂里,起身绕到灶后面,拿起装盐的玻璃罐头杯,准备开始调味。

  不过逼开那祯的时候,林义多看了她眼。

  不会吧,这女人都20岁了还长个?都到自己鼻子这里了,怕不是168了。

  “你这是要把家里的鸡杀完?”那祯嫌弃地打了下那只推开她的手,眼睛看着锅里的黑肉鸡。

  “两老走了,以后我也不在家,总不能让他们喂的鸡鸭到处当乞丐不是。”

  “我还以为你会拿去集市里卖。”

  抛开那些亲戚不谈,林义家庭情况并不好甚至可怜,村里人都知道的,不然也不会有那祯妈让利那五分钱的差价了。

  “以后可能不会亲自喂鸡了,所以啊,还是留给自己做个纪念更好。”林义放了点盐、米酒和酱油,搅拌几下,掂起一块就往嘴里放。

  边吃还边问:“那祯姐要不要来一块?”

  不过问完这话林义就知道白问了,因为人家上手比自己还快。

  …

  早饭后,林义给华哥打了个电话,说了下米参的事情。

  几小时后,一辆摩托车和一辆三轮车来到了十字路口。

  摩托车载着的是武荣和邹艳霞。林义在学校里最好的朋友,从小学六年级起同班到现在。

  按武荣有点口吃的说法就是,“铁,铁,铁打的三伙伴,流水的同学。”

  “你们前几天才混了一只鸭,今天又来蹭了。”林义笑着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